你的位置: 星空体育 > 音乐知识 > 乐理资讯

想不到2021竟然是这么多音乐大师的纪念年?

2024-09-03 05:05:52

  想不到2021竟然是这么多音乐大师的纪念年?意大利人安东尼奥·维瓦尔第是最知名的巴洛克作曲家之一,他最知名的作品莫过于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它不仅是人们最熟知的音乐作品之一,还催生出后世多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改编版本。

  今年是维瓦尔第逝世280周年,北京国际音乐节携手“中国第一个本真巴洛克古乐团”恰空古乐团为观众献上最原汁原味的维瓦尔第体验。

  恰空古乐团致力于用使用纯正的古代乐器还原欧洲古代音乐的音色性格,并以欧洲早期音乐之学术研究为基础,高保真表现古代音乐的作品风格,为中国观众带来纯正的17、18世纪之声。10月20日晚,在三里屯太古里红馆,聆听纯正的“维瓦尔第和他的同时代人”的声音。

  10月17日的午间音乐会上,另一支年轻的乐团新古典室内乐团也将在指挥金郁矿的带领下向维瓦尔第致意,献演其最著名的《四季》小提琴协奏曲选段。通过这两场不同风格的音乐会,听众可以直接而深切地感受到维瓦尔第作品在不同时代乐器和演奏法之下呈现出的多样风采。

  马兰·马莱:E小调组曲(三重组曲之五)(节选)前奏曲-幻想曲-加沃特-回旋曲-小步舞曲-萨拉班德-奇想曲-帕萨卡里亚

  讽刺的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生前不愿公开发表的《动物狂欢节》反而成了今天他最知名的作品。因此,我们也就有必要——尤其是在他逝世100周年的今年——对其作品进行重新发现。

  北京国际音乐节今年选择用作曲家的两部小提琴协奏曲致敬圣-桑。相较贝多芬、门德尔松、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的“四大”小提琴协奏曲,圣-桑的三部小提琴协奏曲较少有机会在国内上演。

  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是为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而作,其优美的旋律和古典协奏曲般严密的结构受到了人们的热爱,而《C大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则鲜有演出机会,能在现场欣赏这部作品的机会很难得。

  10月11日的中山公园音乐堂,景焕将率领广州交响乐团上演这套作品,担当小提琴独奏的是著名小提琴家徐惟聆及上海交响乐团小提琴首席柳鸣。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会上还将演出华人作曲家翘楚陈其钢名作《京剧瞬间》及《如戏人生》,陈其钢受法国音乐影响颇深,在这套节目中,能看到古典音乐的世代传承。除此之外,北京国际音乐节还将在公益儿童专场音乐会上呈现圣-桑最知名的作品《动物狂欢节》,用最生动活泼的音乐形象为儿童普及古典音乐。

  1911年5月18日马勒逝世,半年后的11月12日,丁善德出生。巧合不止在此,两位也都以写作艺术歌曲为长。马勒的《少年魔号》、《吕克特之歌》是不朽的名篇,丁善德也借用声乐套曲的体裁,以中国音乐的元素创作了《滇西诗钞》并改编了大量中国传统民歌。

  对话是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策展的主题之一,前有圣桑对话陈其钢,后有马勒对话丁善德。能在一场音乐会上看到古典音乐在东西方之间的流变和传承,也是乐迷的一大幸事。10月14日晚在北京保利剧院,杨洋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听“生活的歌唱”。

  丁善德小提琴、大提琴C大调二重协奏曲 (根据丁善德C大调钢琴三重奏 作品21改编)(管弦乐配器:邹野)

  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在古典乐发展史上是承前启后般的人物,虽然他的十二音作曲技法并没有如其本人所愿成为像调性作曲一样具有后世统治力的作曲方,但他的确对音乐的现代主义运动功不可没。

  反映在作品上,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则既具有晚期浪漫主义的特点,半音音阶的使用十分瓦格纳化,而的变音、旋律的跳跃和音乐的动势等则有着其之后作品的现代主义特征。

  勋伯格前卫的创作理念使得他的作品几乎天然适合年轻人。成立一年有余的新古典室内乐团就是这么一群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他们大胆创新而充满活力。在10月18日的三里屯太古里红馆,他们将上演《升华之夜》的室内乐团版本。

  2020年《BBC音乐杂志》邀请了174位在世知名作曲家评选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毫无意外登顶,然而紧随其后的——不是莫扎特,也不是贝多芬——是比小了将近200岁的斯特拉文斯基。

  斯特拉文斯基生活在审美浪潮更新迭代的时期,无论是现代主义奠基作《春之祭》,后来重返古典传统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作品,还是使用十二音技法写就的现代声响,都有着一股十足的斯氏风味,如果要形容这种风味的话,它有着一般的精准,俄罗斯风味的旋律,以及无处不在的能量和光芒。

  斯特拉文斯基纪念是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的重头戏。10月12日,北京国际音乐节将带来与上海交响乐团联合制作的歌剧《浪子的历程》中国首演。10月18日星空体育官方网站,北京国际音乐的舞台上又将出现中国首演作品——斯特拉文斯基改编《平均律键盘曲集》,作曲家这部晚年的“天鹅之歌”将由新古典室内乐团在三里屯太古里红馆奏响。10月24日,北京国际音乐节继续“对话”,谭盾将身兼指挥演奏其新作,也是北京国际音乐节委约作品——二胡交响协奏曲《火祭》及斯特拉文斯基的名作《火鸟》。

  普罗科菲耶夫与他的同胞斯特拉文斯基一样,作品风格十分多样。他作品的现代性体现在大胆的和声、不和谐音上,节奏紧凑旋律粗犷。然而,出于对历史元素的钟爱,他的芭蕾舞剧又有着古典的风格。

  普罗科菲耶夫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影响深远,它的音乐经常会以管弦乐的形式在音乐厅上演。2019年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将其肯尼斯·麦克米兰编舞的经典版本摄制为电影,两位首席舞者弗兰切斯卡·海沃德和威廉·布雷斯韦尔分别饰演朱丽叶与罗密欧。

  借助于电影的形式,这个广受赞誉的版本得以广泛传播。10月13日,景焕将指挥广州交响乐团为这部电影现场演奏,呈现一场时髦的电影交响音乐会(ciné-concert)。

  丁善德是中国音乐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为中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创作上,他擅用中国音乐元素,主攻室内乐、交响乐和艺术歌曲,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长征交响曲》、声乐套曲《滇西诗钞》等,并进行了大量民歌改编工作。

  10月14日在保利剧院,杨洋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向诞辰110周年的丁善德致意,力图向新观众呈现一个立体全面的作曲家形象。演出曲目《滇西诗钞》体现了作曲家对现代作曲技法的探索,《中国民歌改编》则凸显了丁善德音乐含蓄、灵动的东方韵味。

  丁善德小提琴、大提琴C大调二重协奏曲 (根据丁善德C大调钢琴三重奏 作品21改编)(管弦乐配器:邹野)

  今年是皮亚佐拉的百年诞辰,他创造性地将古典传统与爵士和探戈融合,将本作为舞蹈伴奏音乐的探戈推向了世界各地辉煌的音乐厅,成为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他不亚于将玛祖卡推入音乐主流的肖邦。

  10月16日的午间公益音乐会上,古典吉他女神将联手单簧管演奏家王弢带来拉丁风味十足的“森林之梦”。音乐会压轴曲目为皮亚佐拉《探戈的历史》,本曲原为长笛和吉他而作,分四个乐章讲述了探戈音乐的历史和演变。从“1900年的妓院”到“1930年的咖啡馆”,从“1960年的”到“今天的音乐会”,这部历史的书写离不开皮亚佐拉。

  10月21日的三里屯太古里红馆,中国爱乐乐团的12位大提琴演奏家将上演皮亚佐拉最著名作品之一《天使组曲》。这部作品由三首与天使相关的探戈音乐组成,描绘了战争中的善与恶。

  10月22日,同样在三里屯太古里红馆,在大提琴重奏之后,打击乐版本的皮亚佐拉即将上演。新科BBC青年音乐家大奖得主张放将与朋友们带来《自由探戈》,这部近乎人尽皆知的作品在电子乐和打击乐的改编后会呈现何种效果,令人十分期待。

微站点
查看微站点
个人中心
人工客服
购物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