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古筝师誓言守住民乐
年轻古筝师誓言守住民乐“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每周,这样优美的歌声都会伴着悦耳的古筝伴奏从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白孔雀艺术世界宋丹的工作室传出。
宋丹是一名民乐教师,多年来,她以古筝弹唱的形式演绎中国民族音乐作品,并出访多个国家,进行民族音乐文化艺术交流。她对中国青年报社《你好,朋友》栏目记者表示:“音乐是我抒发情感的第二种语言,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民乐、喜爱民乐。”
36岁的宋丹已与古筝打了30年的交道。“古筝和声乐是我从小就坚持的两项音乐学习”。从小在父母歌声中长大的宋丹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6岁那年,刚刚踏入小学的她被学校开设的古筝班深深吸引了,“母亲说,你要是好奇,那就去试试看。”
这一试便成就了宋丹的美好人生。宋丹介绍,开始学习古筝时,她每天都要练习半个小时以上,重复的曲子一遍又一遍地弹,直到变成肌肉记忆。当好奇变为每天重复的练习,厌倦感也随之而来。为了逃避练习,宋丹“耍”了很多小聪明,比如每天半个小时的练习中,她要花5分钟的时间戴指甲、中途喝口水、上个洗手间……
即使这样,宋丹也还是把练琴这件事坚持了下来。之后,她反而沉浸其中,学习古筝风雨无阻,埋头苦练到深夜都是家常便饭。
2006年,宋丹顺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成为当年音乐教育系综合方向录取的14人之一。在大部分都是钢琴特长的学生中,她是唯一一名古筝乐器搭配声乐考入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宋丹跟随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授、古曲教育家王苏芬系统学习民族声乐古诗词歌曲演唱的技巧和方法,包括琴歌、唐诗、宋词等。
“霸得蛮,耐得烦,吃得苦。”这位来自湖南株洲的“湘妹子”用家乡人的精神性格来形容民乐学习带给自己的收获。她说,古筝的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更多是品格的历练。“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我在有限的时间内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要尽量把它做到极致。”
曾有多次出访经历的宋丹回忆起在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中俄汉语年”活动,仍会激动得落泪。当时,她与同伴共同演唱《歌唱祖国》,“我们民族的音乐响彻整个大厅,我特别骄傲、自豪。”
后来,她逐渐将对民族音乐的自豪和喜爱转变为传承。从大三起她就开始进行实习教学,她所教授过的学生最小4岁,最大的已逾古稀。从她的角度而言,教学中育人比技法更重要。“我觉得技法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主要是在这个过程中去感受怎样育人,怎么去引导一些零基础的学生喜欢音乐。”
在实际教学中她也会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给学生更加适合、新颖的教学方式。“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也听不懂道理,那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调整到他喜欢的曲目星空体育。比如说有个大概弹到五级水准的孩子遇到了抗拒期,我就问他你喜欢什么作品,他说我喜欢《大鱼》,那我马上就给他弹一段调起他的兴趣,下一节课我就会给他安排相关的作品,再把他需要掌握的技巧穿插进去。”
为了让更多孩子、零基础的成年人爱上民乐,宋丹开始开办民乐推广公益课堂。今年,她受邀参与北京青少年艺术普及推广活动,开展中国民乐赏析公开课,每次活动都能吸引数百名观众。活动现场,她介绍中国民乐的发展历史、器乐类别等民族音乐文化知识,邀请小演员现场演奏器乐,不少观众在课后留下了宋丹的联系方式,想要进一步学习民乐。
观众对民乐的喜爱与热情让宋丹欣喜不已,她说:“每场讲座都反响热烈,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市民文化中心,都激发了大朋友、小朋友探究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
宋丹认为,中国传统民乐曲目是民乐的根和脉,是民乐不可舍弃的生命源泉。她想把民乐推广的公益课堂做得更加全面,并且坚持做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传唱,在实践教学中保留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宋丹说:“我的初心就是守住中国自己的民族音乐,让更多的孩子对中国的经典民族作品可以略懂一二。这是个任重而道远又有深刻意义的事情。只有不忘本,才能更好地创新。”